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什么就这么难呢?

1位顾问回复910人看过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什么就这么难呢?

专业顾问回答

杨皓强
杨皓强服务年限:3评价:4.9

资深创业顾问向TA咨询

客观原因:

1、高校科研机制的限制高校内容很多科研项目、科技成果和专利都是老师在承担职级评定、为了完成某项科研任务、完成某些奖励政策、支持论文和学术观点而开始的结果。很多项目理论性较强,但是实际操作和市场可行性缺少验证。

2、经费和精力的投入不足很多项目是为了一个初步的结果而订立的,在完成初期实验后,国家、院校很少有多余的资金支持老师的进一步研究,这就导致了项目的夭折和中止。学校不能进一步提供可试行的场所、资金,老师也有其他项目和教学工作在身,没有更多的时间。

3、研究和市场脱节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必须紧紧围绕用户的需求体验,而老师的研究除了纯理论性较多外,很多都属于闭门造车型。而围绕市场的研究时间长、周期多、成熟度要求比实验室高出许多,这也导致了高校的科研成果较难转化。

4、信息的不对称企业有独立的研发机构和知识产权办公室,高校的成果转化办公室和科研中心也相对独立。尤其是在初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双方不能很专业、直观、准确地表达技术难题的参数,双方出于谨慎考虑的原因,都会造成信息的不对等情况。

5、中介机构机制不健全虽然政府越来越重视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 也做了不少的尝试,包括搭建独立的网站、发布高校科技成果等。但是在国际上,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是其成果走向市场的重要环节,如设立咨询公司、高校中介公司,但是现在高校很多都是在其科技处下属设立一个部门,老师也只是兼职负责成果转化工作。

6、缺少专业的技术经纪人目前我国市场缺乏统一的技术转化网络体系,技术市场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技术的经营机构里缺少懂技术、懂法律、懂经营管理的精英人才。而且目前市场上的技术转让、专利交易、专利评估等鱼龙混杂,很多技术拥有者很难鉴定其真伪,也导致了技术拥有者的危机意识和畏惧心理。

主观原因:

1、商业保密企业出于保护自身产品机密和防止恶性市场竞争等因素,在和高校合作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有意识地规避隐瞒某些研发机密,这就导致了企业技术难题的关键问题得不到专家的认识和鉴定,因此对于难题的解决也只能浮于表面。

2、市场推广高校老师在科研过程中,可能对于自身产品非常熟悉,但是在推广的过程中,学校这样的人才又非常紧俏。很多时候成熟的技术成果都是通过自身网站发布、交流会、或者其他政府组织的产学研活动体现的。这种依靠政府的推动和自己被动式推广的方式不可能做到成果的及时发散。而且有些项目一旦研究成功,成果拥有者往往尝试隐藏其成果,将关键技术束之高阁。

3、合作盲区企业在和高校进行初步的合作之后,企业急于解决自身技术难题,而高校老师需要繁琐的流程:开题立项,申报领导,调配人手等等。高校目前很少有专职做成果转化的教授,因此本身的流程要求会导致其进度缓慢。

4、资金和时间问题企业在进行校企合作的时候都希望越快越好,但是如果没有对应的资金投入,高校的研究过程肯定也是比较缓慢的。其次,企业在对于高校到底能否解决技术难题也没有把握,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肯定是不能等待太长时间的,企业不希望把技术难题的过程变成高校实验室缓慢研究的过程。

5、企业对于新技术重视不高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比较不是很高,还达不到企业年收入的2%,而且企业内容的研发人员的比例、研发资金的投入、领导的重视程度都不尽相同,这对于企业吸收先进技术,运营到实际产品的开发之中都是不利的。在国外,企业的研发所占的比重远远高于我国。

6、高校的奖励机制不完善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没有明确的说法,尚未形成完善的系统:如科技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知识产权政策等等。而且很多出台的政策的配套法律法规和法律细则都没有同步完善。法律比较空泛,可操作较差,导致了老师的研发积极性也不高。

1、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对成果转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传统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影响下,高校管理部门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思想上重视不够,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抓好教学和科研,科技成果转化属于校外单位研究的领域,抓科技成果转化就是不务正业;有的科研工作者思想过于保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害怕自身的科研成果被别人窃取和占有,紧紧抓住不放手。此外,在现有的职称评定和激励机制下,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往往只把精力专注在论文、著作发表的数量和获得的奖励上,而对课题选择、成果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漠不关心。有的高校领导心存顾虑,担心教师或科研人员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科技成果转化上,会影响正常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

2、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和完善

一是从当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的体制机制看,还停留在传统的运作模式之下,即由国家进行立项,政府财政给予拨款,高校根据相关政策进行项目申请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科研模式。在这种科研管理机制下,高校主要以项目形式从国家获得科研经费。但国家对课题立项的要求一般侧重于技术前沿,高校科研人员在申请该项课题的过程中缺乏实践调研,作为技术应用主体的企业也不能很好地参与课题研究,因此最终形成的科研成果缺乏市场需求,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经济价值大打折扣或根本没有实际应用价值。

二是在传统的科研体制下,科研成果只重视学术价值,忽视二次开发的社会价值。目前,科研主管部门下拨的经费、科研工作者进行的研究以及科研成果的结题等主要停留在论文的产出和科研成果的鉴定评审上,对于科研成果的二次开发、推广应用和转化关注度不够。

三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还不完善,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缺乏专业性的科研人员,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得到学校科研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但在现有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下,校方科研人员很难进入企业进行相关的科技研发,因此对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带来了一定难度。

3、用于科学研究和项目开发的有效投入不足

科技研发作为一项创新性智力活动,需要充裕的资金作保障,西方发达国家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迅速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调查表明,西方国家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形成新产品三者的资金投入的比例为1∶15∶25。而在我国现有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下,科研项目经费除主要依靠国家拨款外,由于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科研融资制度,科研经费筹资渠道狭窄。同时,用于科研工作的经费只占全部科技经费的二十分之一,而其中用于科技成果开发上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开发环节已成为我国科研工作中的薄弱一环,并直接影响到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和产业化的进程。

4、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中试实验环节组织不充分

中试实验环节是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并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但由于高校科技投入和成果转化资金不足,许多高校没有能力组织进行科技成果的中试试验,严重影响到科技成果转化的成熟度和规范性,导致很多科技成果“带病”上市,最终影响到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和市场需求度。

5、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当前,我国许多高校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专门进行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工作,地方高校更没有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用于产学研合作的科技企业或中介组织。此外,在现行的科研工作机制下,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只负责科研项目的立项、审核、鉴定、结题和报奖等工作,服务科研人员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不强,尤其是用于科研工作者的激励评价机制不健全,激励措施不完善,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导向作用,严重挫伤了学校教师或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客观来说,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这里面的核心误区有几个:

1、大学的科研本就应该具有前瞻性,探索人类未知才是大学搞技术研发的目标,并不是服务企业。改革开放后,大量的中国企业野蛮生长,忽略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建设,很多企业不仅没有研发部门,甚至我还遇到过一家年销售额5000多万的企业连法务和财务都没有,这样的混不吝公司在中国少么?如果一个企业连法律都可以不管不顾,还指望它不作恶,不山寨别人么?

所以说,需要培养大量的专业技术转移机构和从业人员,辅导、培训、教育企业要学会尊重知识产权,如何进行创新转型,如何进行风险规避,如何开展技术转移工作才是正道

2、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很差,很多人管技术转移机构叫做科技中介,实际上大学的技术多数是早期技术,这个过程中的产品化设计,工程化开发,以及必要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务知识,商业模式建立,如果要以技术入股成立公司的话还要涉及股权架构设计和财务税务合规,这需要的是一批拥有高度复合型知识机构的人才队伍,才能服务好大学老师,哪里是随便搞个中介就解决的?

3、国有资产制度和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之间存在很多矛盾的地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也是让老师对和企业合作很惧怕的原因,如果说社会主义体制无法做到三权分立,但起码要做到依法办事,尽量避免“肯德嫂”、“麦当当”、“莱博基泰”、“乔丹体育”这样的事情频繁出现,老师也好,企业也好都不是傻子,人家看了满眼的山寨,谁敢拿出真东西。

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是政策导向的结果,与真正的实际应用有一定的脱节,同时由于缺少成果转化的专业服务机构和复合型人才、缺少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因而目前还没有形成成果转化的通畅渠道。

近期通过一些人一些事了解到,企业对技术的需求非常迫切,而高校、科研院所掌握的许多科研成果都急于转化,现在的问题就是在于合作的模式上不好统一,各方都不愿意承担风险。

大家都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