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是培养的基础。在技术转移人才培训上,笔者有几次较好的体验或尝试,可以讲,在课堂上学员是全神贯注的。
(1)案例教学效果好。在科技部人才中心于2018年9月初举办的“2018年科技领军人才创新战略研修班”上,笔者应邀为学员以“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解读及实务研讨”为题,以研讨教学的形式,用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结合国家政策法规,解读了两个成果转化案例。学员都是获得国家万人计划资助的科学家,其中不少学员有成果转化的经历。笔者先介绍案例的基本情况,再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相关政策,从高校院所的成果转化制度、转化方式、科技人员兼职、税收优惠政策适用等对这两个案例进行分析与点评。主办方再将学员分成五个小组,结合各自的理解与实践,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讨论,提出问题或建议。然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将讨论情况汇总,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发言。笔者再对各个小组在交流发言中提出的问题或观点进行回应或答疑。
案例教学的好处:一是案例本身是真实发生的,现场感强,很接地气,学员们感同身受;二是案例有一条发展脉络,有情节,有故事,比较有趣。对于案例分析,老师讲起来生动,学员听起来不会觉得枯燥。由于每个学员的主动参与,将自己摆到案例中去了,都能专心听讲,不会分心。由于授课老师与学员的互动,解答了学员在实操中碰到的问题,消除他们实施成果转化的疑虑。满满当当的四个小时(实际上延长了一点时间),无论对授课老师还是对学员,都显得轻松愉快,而且都觉得很有收获。
(2)政策导读受欢迎。在由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和浙江省科技厅主办,浙江省科技人才教育中心承办的“2018年科技管理培训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上,笔者应邀以“以培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地”为题,用两个半小时讲了一堂课。学员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行政部门负责培训工作的负责人,以及培训机构的相关负责人。